夜色深沉,安家小院的堂屋里却还亮着温暖的灯光。
孩子们早已进入甜美的梦乡,均匀的呼吸声隐约可闻。林素素和安青山却没有睡意,两人盘腿坐在炕上,中间摊开一个旧铁皮饼干盒和几个厚厚的账本。
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兴奋又郑重的气氛。
安青山小心翼翼地将散落的钞票分类、叠放,林素素则拿着铅笔,在账本上飞快地演算着,嘴里低声念着数字。
“早点铺这个月流水不错,刨去成本和工钱,净赚了四百三。”
“县中学门口那个小铺子,虽然小,但学生们零花钱多,净利也有两百多。”
“托儿所的伙食费结清了,这块稳定,三百整。”
“再加上咱们之前卖喇叭裤和之前省城买摩托剩下的……”
林素素笔下不停。
“青山,你那边零散的有多少?”
安青山把最后几沓毛票理好,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激动。
“我这儿整的有一千五,散的……等等,我再数数……” 他又仔细清点了一遍,抬起头,眼睛亮得惊人。
“素素,你猜咱们现在总共有多少了?”
林素素停下笔,深吸一口气,看着账本上最终汇总的那个数字,又抬头看向丈夫。
两人几乎是异口同声地、压低了声音惊呼出来:
“一万两千八百块!”
这个数字像是有魔力,让两人都瞬间安静了下来,只能听到彼此有些急促的呼吸声和窗外偶尔的虫鸣。
一万两千八!
实打实的万元户!
在这个工人月工资不过三四十块的年代,这无疑是一笔巨款!是他们起早贪黑、一点一滴、从炸油条、卖包子、接伙食、卖喇叭裤……
辛辛苦苦攒下的全部家当!
安青山拿起那厚厚一摞由十元大团结组成的钞票,手感沉甸甸的,心里更是百感交集。
他从没想能有朝一日手里握着这么多钱!
而这一切,多亏了身边这个有胆有识的媳妇儿!
“媳妇儿咱们真成万元户了!”
安青山的大手紧紧握住了林素素的手。
林素素眼里闪着泪光,是喜悦,也是感慨。
她反握住丈夫粗糙却温暖的手,用力点头。
“嗯!青山,这是咱们一起挣下的!有了这笔钱,咱们去海市,心里就有底了!”
兴奋过后,现实问题摆在了面前。
去海市进货,不可能把所有钱都带上,太危险。
但带多少合适呢?
夫妻俩又开始仔细盘算。
“路费、住宿、吃饭,就算坐最便宜的硬座,住最便宜的大通铺,来回一趟两个人起码也得准备两三百。”
林素素分析道。
“进货的本钱,我觉得先带……三千?”
安青山试探着问。
“第一次去,摸不清门路,少带点,稳妥。就算……就算真有什么闪失,也不至于伤筋动骨。”
“三千……加上路费开销,差不多三千五。”
林素素在账本上记下。
“剩下的钱,得留出家里日常开销和铺子的流动资金,还得给娘留下一些应急的。”
商量妥当,两人将三千五百块钱单独拿出来。
剩下的钱,则深深地藏进了只有他们俩知道的地方。
但是大部分钱都在银行账户里。
钱的问题解决了,更大的难题是如何跟家人开口。
第二天晚上,一家人吃完饭,林素素和安青山互相使了个眼色,清了清嗓子,宣布了这个消息。
安母第一个反对,急得差点摔了手里的碗。
“啥?要去海市?那么老远的地方!听说坐火车都得三天三夜!人生地不熟的,被人骗了咋整?碰上坏人咋整?不行不行!太冒险了!
咱家现在日子过得好好的,又不缺吃穿,冒这个险干啥?”
她一想到儿子儿媳要去那么远的地方,心里就慌得不行。
孩子们则瞬间炸了锅。
全全第一个扑过来抱住安青山的腿。
“爹!娘!你们不要走那么久!我会想你们的!”
安安眼圈一下子就红了,强忍着没哭出来,小声问。
“爹,娘,你们要去很久吗?能不能带我们去?”
她虽然懂事,但毕竟还是个孩子,对父母有着深深的依恋。
康康比较冷静,但小脸上也写满了担忧
欣欣看到哥哥姐姐们都围着爹娘,气氛不对,小嘴一瘪,金豆豆就开始往下掉,张开手臂要林素素抱。
“娘不走……”
辰辰悦悦还小,不懂发生了什么,坐在小推车里看着哥哥姐姐们这一幕还咯咯直笑呢。
看着母亲担忧的脸和孩子们不舍的眼神,林素素和安青山的心里也像被什么东西揪着,又酸又软。
离家远行,最放不下的就是老人和孩子。
林素素把欣欣抱进怀里,柔声安抚,又对安母和孩子们保证道。
“娘,您别担心,我们不是小孩子了,会照顾好自己的。我们就去几天,进了货就回来,快得很。家里就得你多照应了。孩子们要听话,等爹娘回来,给你们带海市最好吃的糖果和最漂亮的玩具!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